— 創業六年多來,做了兩個事業,我深覺中年創業真不容易,與各位分享。
— 2008年,我以全班最年輕男生進入東海EMBA 就讀、2010年畢業後,短暫遊學美國、2011年進入永信集團擔任專業經理人、2013年年底開啟跌跌撞撞創業之途迄今。
— 創業最好及最難的地方在哪?
莫過於擁有過多的資源,為什麼這麼說呢?
— 在過去仕途及學習過程結交了許多億元級老闆朋友,然我們的友誼建構在我財務的專業、抑或做人處事、值得信任上;但在創業後,我如何拋下這些,重零開始。這些朋友可以幫您,但您必須先彎下腰空杯學習,永遠靠交關這檔事走不長遠,先讓自己的級數提升至一定的位置而不要差他太遠,這樣才能互相提攜,創建更大的生態圈、生態圈共榮。
註:一定級數,假設我年營業額1000萬,我也許可以跟年營業額1億的朋友很好,但10億或許有點難;但過去我當專業經理人的時候,公司規模5億,平常跟我們開會的對象大多幾億到100億的老闆或專業經理人,當我們離職後,開始創業,這些人還有辦法跟我們很close 嗎?我想很難,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。
而這幾年,我學到了幾個很重要的觀念,
1. 先利他而後利己:在幫助他人之前,先別想我能獲得什麼,先想這樣做,是否能解決他人的問題。
2. 資源交換:創業者需盤點資源,如何運用我現有的資源協助他人解決問題,或以資源交換,進而幫助自己;往往我們認為微不足道的資源,對他人來說也許是至寶。
3. 慢慢來比較久:超乎預期的獲利模式不一定適合每個人。
4. 取捨、平衡: 家庭、事業平衡很難,但對創業者來說,會歷經三過程,加減做、盡量做、必須做。
共勉
#Ansonの創業日常
Anson的星空異想世界